疑从太华,分来岳麓,根荄玉井。的解释

诗词原文

岳麓松

疑从太华,分来岳麓,根荄玉井。的解释

唐·杜荀鹤

疑从太华分来种,得与湘妃近并栽。

根荄玉井寻应远,干入云霄势未摧。

风撼古松寒涧底,雪侵孤翠冻岩隈。

莫嫌此地栖栖苦,不似人间得几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晚唐杰出诗人”。

译文

这株松树仿佛是从太华山移植而来,有幸与湘妃竹为邻,它的根系深远,或许来自遥远的玉井,树干高耸入云,气势非凡,古松在寒风中摇曳于寒涧之底,孤傲的翠绿被冰雪侵袭,冻结在岩石之旁,不要嫌弃这里环境艰苦,这样的栖身之所,在人间又能得到几次呢?

释义

疑从太华:形容松树仿佛是从太华山移植而来,象征着其高贵不凡的出身。

分来岳麓:指松树被移植到岳麓山,与湘妃竹为伴。

根荄玉井:玉井,传说中的仙境,此处形容松树根系深远,源自仙境。

干入云霄:形容松树树干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岳麓山上松树的描绘,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孤傲高洁的品质,诗人以“疑从太华”起笔,赋予松树以高贵的出身,接着以“分来岳麓”与湘妃竹为邻,进一步烘托其不凡,中间两联通过“根荄玉井”和“干入云霄”的描绘,展现了松树根系深远、树干高耸的雄伟姿态,尾联则以“莫嫌此地栖栖苦,不似人间得几回”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坚韧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晚年隐居山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游览岳麓山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岳麓山上松树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坚韧不拔、孤傲高洁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在晚唐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更显得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