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出世间多胜业,幔亭何必减蓬瀛。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游武夷

世出世间多胜业,幔亭何必减蓬瀛。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宋

作者:刘子翚

九曲溪流碧似烟,世出世间多胜业。

幔亭何必减蓬瀛,玉女峰前第一清。

作者简介

刘子翚(1101年—1147年),字彦冲,号屏山,建州崇安(今属福建武夷山市)人,南宋理学家、文学家、诗人,他是朱熹的老师刘韐的长子,自幼聪颖好学,曾师从胡安国、胡寅等学者,刘子翚在理学上有一定造诣,是闽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文也颇受后世赞誉。

译文

九曲溪的流水碧绿如烟,世间与出世间的美景众多,各有其胜,幔亭峰的美景并不逊色于传说中的仙山蓬瀛,而在玉女峰前,这里的景致更是清新脱俗,堪称第一。

释义

“九曲溪流碧似烟”描绘了武夷山九曲溪的蜿蜒曲折与碧绿如烟的美景;“世出世间多胜业”则表达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美景众多,各有千秋;“幔亭何必减蓬瀛”是说幔亭峰的美景足以与传说中的仙山蓬瀛相媲美;“玉女峰前第一清”则强调了玉女峰前的景致尤为清新脱俗。

赏析

这首诗以武夷山的自然美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首句“九曲溪流碧似烟”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九曲溪的蜿蜒与碧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世出世间多胜业”则拓宽了诗歌的意境,将武夷山的美景与世间其他美景相提并论,突出了武夷山的独特地位,第三句“幔亭何必减蓬瀛”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幔亭峰的美景不输于传说中的仙山,展现了诗人对武夷山的自豪与赞美,末句“玉女峰前第一清”则以玉女峰前的景致作为点睛之笔,将诗歌的意境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清新脱俗的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子翚在游览武夷山时所作,武夷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刘子翚在游览过程中,被武夷山的美景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武夷山美景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武夷山独特美景的赞美与自豪。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