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血未乾巳背盟,熊槐此谋诚不臧。的解释

诗词原文

背盟

盘血未乾巳背盟,熊槐此谋诚不臧。的解释

朝代:唐代

作者:周昙

盘血未乾巳背盟,熊槐此计太无良。

可怜淝水功初立,不免昭关恨更长。

作者简介

周昙,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晚唐时期,他的诗作多以历史题材为主,通过吟咏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对历史的深刻见解和道德评判,周昙的诗风质朴而深刻,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蕴,是唐代历史题材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这首诗描述的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槐背弃盟约的故事)

盟约上的血迹还未干涸,楚怀王就已经背弃了誓言,熊槐这样的计谋实在是太不善良了,可怜的是,他虽然在淝水之战中初建战功,但最终还是免不了在昭关留下更深的悔恨。

释义

盘血未乾:指盟约签订时所用的祭品血迹还未干涸,象征盟约刚刚订立。

巳背盟:已经背弃了盟约。

熊槐:楚怀王的名字。

此计太无良:这样的计谋太不道德、不善良。

淝水功初立:指楚怀王在淝水之战中取得的初步胜利。

不免昭关恨更长:昭关是楚国的边关,这里指楚怀王因背盟而引发的更深的悔恨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楚怀王熊槐背弃盟约的丑恶行径,诗人通过“盘血未乾巳背盟”这一形象生动的描述,强烈地表达了对楚怀王背信弃义行为的谴责,通过“可怜淝水功初立,不免昭关恨更长”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楚怀王因短视和背盟而付出的沉重代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见解,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周昙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吟咏和评判,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道德关怀,这首诗正是他在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对楚怀王背弃盟约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评判的产物,通过这首诗,诗人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谴责和批判,也寄托了对社会道德和诚信的期望和呼唤。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