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成语的释义为:指志向远大但才能不足,形容一个人有很高的抱负但缺乏实现这些抱负的实际能力或才干,常用于表达对某人理想高远而实际能力有限的评价。
1、志大才疏的拼音:
zhì dà cái shū
2、志大才疏的释义:
指志向远大但才能不足,形容一个人虽有远大的抱负,但缺乏实现这些抱负的实际能力或才干。
3、志大才疏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南朝·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孔融传》中的“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虽然原文并未直接形成“志大才疏”四字成语,但后世根据类似意思提炼而成。
4、志大才疏的例句:
他虽有志大才疏之嫌,但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志大才疏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那些有理想但能力不足以支撑其理想实现的人,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也可用来鼓励人们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我。
6、志大才疏的示例:
很多年轻人在创业初期都容易陷入志大才疏的困境,他们有着宏伟的蓝图,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就需要他们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7、志大才疏的近义词:
- 心雄力薄:指雄心壮志很大,但力量薄弱,难以实现。
- 好高骛远: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 眼高手低:形容眼界高但动手能力低,常用来形容那些有理想但实践能力不足的人。
8、志大才疏的反义词:
- 志坚才高:形容志向坚定且才华横溢,能够很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 量力而行:指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去做事,不盲目追求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
-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脚踏实地、注重实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