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塞违成语的拼音是zhāo dé sè wéi。
1、昭德塞违的拼音:
zhāo dé sè wéi
2、昭德塞违的释义:
昭德,意为彰显美德;塞违,则是阻止违背道德或法律的行为,整体而言,“昭德塞违”指的是通过彰显美德来阻止邪恶行为的发生,强调以正面榜样引导社会风气,抑制不良行为。
3、昭德塞违的出处:
此成语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为“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后文引申出“昭德塞违,允恭克让”等句,用以赞扬古代圣王和贤臣的美德与功绩。
4、昭德塞违的例句:
领导者应以身作则,昭德塞违,通过自身的良好品德和行为来影响并带动整个团队,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5、昭德塞违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具有影响力的人物通过彰显美德来抑制邪恶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它可以用作谓语、定语等,表达一种正面的道德示范和引领作用。
6、昭德塞违的示例:
在古代,许多贤明的君主都致力于昭德塞违,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公正无私的行为来树立榜样,从而引导民众向善,减少社会上的邪恶行为。
7、昭德塞违的近义词: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通过自身的行为来树立榜样,引领他人。
8、昭德塞违的反义词:
以身作则的反面行为可能包括“上行下效”(但此成语本身并不直接表达反义,而是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可能产生正面或负面效果)、“带坏风气”等,这些表达都指向了领导者或有影响力的人物通过不良行为对社会风气产生的负面影响,更直接的反义词可能是“纵恶养奸”,即纵容邪恶行为,助长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