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食宵衣成语的解释

昃食宵衣成语的摘要:该成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昃食”指太阳偏西时才吃饭,“宵衣”指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整体传达了一种从早到晚勤奋不息、不顾个人安逸的精神状态。

1、昃食宵衣的拼音

昃食宵衣成语的解释

zè shí xiāo yī

2、昃食宵衣的释义

形容勤于政事,忙于国事,从天亮到天黑都忙于工作,连吃饭和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昃(zè)指太阳偏西,即日暮时分;宵指夜晚。

3、昃食宵衣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策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原句描述了陈文帝勤奋治理国家,从早到晚都忙于政务的情景。

4、昃食宵衣的例句

自上任以来,他始终保持着昃食宵衣的工作态度,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呕心沥血。

5、昃食宵衣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领导者或公职人员勤奋工作,不辞辛劳的状态。

6、昃食宵衣的示例

历史上的许多明君贤相,如唐太宗李世民、清朝的康熙帝等,都以其昃食宵衣的精神,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历史的赞誉。

7、昃食宵衣的近义词

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日理万机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勤奋工作、不辞辛劳的意思。

8、昃食宵衣的反义词

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等,这些成语则表达了懒惰、不务正业的状态,与昃食宵衣形成鲜明对比。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