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蜀纸麝煤添笔媚,
越瓯犀液发茶香。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陇禽有恨犹能说,
江月无情也解圆。
莫向衡湘逢塞雁,
思归多恐泪沾衣。
(注:“陇禽有恨犹能说,江月无情也解圆”这两句在李群玉的原作《湘水吟》中并未完整出现,可能是后人引用或化用,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嵌入诗中,并构造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情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是唐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用凌云之笔书写高雅的诗意,醉后折下五色笺来记录,蜀地的纸张和麝香墨汁增添了笔墨的魅力,越地的茶具和犀牛角制成的茶液散发出浓郁的茶香,为了吟咏出一个恰当的字眼,我常常捻断数根胡须,陇上的鸟儿即使有恨也能诉说,江上的月亮即使无情也能圆满,不要在衡湘之地遇到北方的雁,因为思念家乡的我恐怕会泪水沾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三湘四水间的行吟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陇禽有恨犹能说,江月无情也解圆”两句,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困境和无情的事物,也能找到抒发情感的方式。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行吟生活和内心世界,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陇禽、江月等,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还通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和深厚功底,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隐居沅陵石门山期间,诗人身处山水之间,远离尘嚣,以行吟为乐,在长期的行吟生活中,诗人对自然美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同时也对家乡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诗人还通过诗歌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