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南村诸杨北村卢
唐·白居易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杨绿橘相扶疏。
黄橙红柿紫葡萄,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深受后人喜爱,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时政,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南村的杨树和北村的卢橘(这里指杨梅和卢橘),白杨和绿橘枝叶相互扶疏交错,黄橙、红柿、紫葡萄挂满枝头,这样的生活让我心满意足,不羡慕人间的万户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村北村的自然风光和丰收的果实,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诗中“诸杨”和“卢橘”分别指代杨梅和卢橘,这两种果树在诗人的笔下成为了田园生活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比黄橙、红柿、紫葡萄等丰富的果实,表达了自己对简单而富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名富贵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南村北村果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不羡人间万户侯”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隐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逐渐对仕途失去了信心,转而向往简单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丰收的果实,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