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穿夜市、珠筵玳席,多少吴讴联越吹”,这些词句出自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其七》,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其七》
元·萨都剌
两堤花柳全依水,
一路楼台直到山。
穿夜市、珠筵玳席,
多少吴讴联越吹。
作者简介
萨都剌(约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祖父阿鲁浑萨理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萨都剌出生以后,父亲因宦游,多在外省,他以至顺元年(1330)进士及第后,留居大都(今北京),任京口录事司达鲁花赤等职,他的文学创作,以诗词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但在咏史之作中,却颇有值得称道者;有的怀念故国,流露出深情;有的表达了对元朝统治者的不满,萨都剌的诗作,风格清丽俊逸,寓情于景,颇为人们所称道。
译文
两岸的花柳都紧紧依傍着水面,
一路上的楼台亭阁绵延直至山边。
穿行在夜市中,只见珠帘低垂、玳筵铺展,
处处传来吴地越地的歌声相互交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高邮射阳湖周边的美丽景色和繁华景象,前两句通过“花柳全依水”和“楼台直到山”的描写,展现了湖光山色的自然之美和人文建筑的和谐之美,后两句则通过“穿夜市、珠筵玳席”和“多少吴讴联越吹”的描绘,展现了夜市的繁华和音乐的悠扬,进一步烘托出当地的繁荣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高邮射阳湖的美景和繁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赞美,前两句的描写,既突出了湖光山色的自然之美,又展现了人文建筑的和谐之美,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后两句则通过夜市的繁华和音乐的悠扬,进一步烘托出当地的繁荣景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创作背景
萨都剌在游历高邮射阳湖时,被当地的美丽景色和繁华景象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组《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这组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高邮射阳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赞美,其中第七首更是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夜市的繁华和音乐的悠扬,成为这组诗中的佳作。
萨都剌的《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其七》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高邮射阳湖的美景和繁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赞美,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为我们了解元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