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仙丹,炼熟何迟,少年色换已秋晚。全诗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问仙丹,炼熟何迟,少年色换已秋晚”,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问仙丹,炼熟何迟,少年色换已秋晚。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杂感

宋·陆游

华发萧萧老遂初,

归心日夜忆东吴。

一杯浊酒无他事,

不似人间争醉徒。

丹灶不须留鹤守,

玉函方肯付鸿都。

问仙丹、炼熟何迟,

少年色换已秋晚。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白发萧萧我已老去,归心日夜思念着东吴,一杯浊酒没有其他事情,不像人间那些争着喝醉的人,炼丹的炉子不需要仙鹤守护,玉函里的秘方才肯交给鸿都,问那仙丹啊,为何炼熟得这样迟,少年的容颜已经换作了秋天的晚景。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炼丹求仙的怀疑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老态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炼丹未成的遗憾,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岁月无情的深刻认识。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含蓄,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诗人的老态和归心,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颈联和尾联则通过炼丹未成的遗憾,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动人。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对人生和命运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晚年时期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的老态和对炼丹求仙的怀疑,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岁月无情的深刻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您提供的关键词,但整首诗并不是完全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的,在赏析和解读时,需要综合考虑整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