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乌夜啼·秋夜
宋·赵师侠
小阑干画桥横截,新晴晚霁初收。
塞鸿一字来如绣,秋色平分入小楼。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栏干处空怅望,忆西湖月明秋夜。
作者简介
赵师侠,字介之,号坦庵,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高宗至孝宗时期,他工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间有反映现实之作,风格清新婉丽,在南宋词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其词集名为《坦庵词》。
译文
小巧的栏杆旁,一座画桥横跨在田野之上,新雨初晴,傍晚的阴云刚刚散去,一行塞鸿如同锦绣般飞来,秋色被均匀地分入小楼之中,密约之事已深深沉入心底,离别的情感也愈发深远,菱花镜上满是灰尘,懒得去照,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只是怅然远望,回忆起那西湖边月明如水的秋夜。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宁静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词人的离愁别绪,上片写雨后初晴,画桥横跨,塞鸿飞来,秋色平分,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下片则转入对离情的抒发,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镜尘满未照,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最后一句“忆西湖月明秋夜”,更是将思绪拉回到曾经的美好时光,增添了无限的惆怅与怀念。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日傍晚的宁静与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不失深情地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上片的景物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暗含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下片的情感抒发,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深切,最后一句“忆西湖月明秋夜”,更是将全词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秋日傍晚,独自凭栏远眺时,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与某人在西湖边共度的美好时光,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与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与抒发,使整首词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与动人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