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晚眺临武堂
唐·刘禹锡
绿树连远洲,青山压树头。
临风一长啸,万籁自悠悠。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其诗歌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绿树连绵一直延伸到远方的洲渚,青山高耸仿佛压在树梢之上,我站在临武堂上迎风长啸,四周的万籁之声自然而然地回荡起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眺临武堂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色:绿树与远洲相接,青山高耸入云,给人以雄浑壮阔之感,诗人在这样的景色中迎风长啸,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万籁自悠悠,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临武堂晚眺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豪情,首句“绿树连远洲”,以绿树和远洲的连绵相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广阔与和谐;次句“青山压树头”,则以青山的高耸入云,突出了自然之力的雄伟与壮观,后两句“临风一长啸,万籁自悠悠”,则通过诗人的长啸和万籁的回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唐代中期以其才华横溢和正直敢言而著称,他的仕途并不平坦,多次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面对自然景色时内心情感的抒发,在临武堂上晚眺,诗人看到了绿树、远洲、青山等自然景色,内心豪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