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成语的解释

以德报怨成语的解释为:用恩惠回报别人的仇恨,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形容为人宽厚,性情仁慈,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豁达胸怀,是人际交往中的高境界,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1、以德报怨的拼音

以德报怨成语的解释

yǐ dé bào yuàn

2、以德报怨的释义

指用恩惠回报别人的仇恨,不记仇,反而给予恩惠或善意,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了宽容和大度。

3、以德报怨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虽然孔子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提倡“以德报怨”,但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广泛流传,并被视为一种美德。

4、以德报怨的例句

面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他选择了以德报怨,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对方,最终赢得了对方的尊重和感激。

5、以德报怨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形容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为人宽厚,总是以德报怨。”

6、以德报怨的示例

历史上有很多以德报怨的例子,如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重耳,他在流亡期间曾受到很多侮辱和伤害,但当他成为国君后,却对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给予了宽恕和恩惠。

7、以德报怨的近义词

宽宏大量、慈悲为怀、以德服人、宽以待人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宽容、大度、以善意对待他人的意思。

8、以德报怨的反义词

以怨报德、睚眦必报、斤斤计较、恩怨分明等,这些词语则表达了报复、记仇、对恩怨分明计较的态度。“以怨报德”指的是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与“以德报怨”形成鲜明对比。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