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辞害意成语的释义

以辞害意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即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牵强附会,以致损害了对文章或话语内容的正确理解,强调了在理解和解释语言时,不应过分拘泥于字面意思而忽略整体意义。

1、以辞害意的拼音

以辞害意成语的释义

yǐ cí hài yì

2、以辞害意的释义

指因拘泥于辞藻或文句而损害了原有的意思,就是过分注重文字表达的形式,反而忽略了文字所要传达的真正意义。

3、以辞害意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王朗传》:“盖《洪范》之意,以为言出而众向之,众向之然后可以责其用,若以言取人,以辞害意,此则仲尼所不取也。”

4、以辞害意的例句

在解读古典文学时,我们应当避免以辞害意,要深入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5、以辞害意的成语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宾语或定语,用于批评那些过分注重文字表面意思而忽略深层含义的人或行为。

6、以辞害意的示例

有些人在阅读诗歌时,只关注华丽的辞藻,却忽略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这就是典型的以辞害意。

7、以辞害意的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望文生义”、“穿凿附会”等,都指因过分注重文字表面而误解了原本的意思。

8、以辞害意的反义词

反义词可以是“言简意赅”、“要言不烦”等,这些成语强调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意思,避免冗长和误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