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蜡烛
唐·李商隐
蜡炬迎寒凝泪垂,
红纱帐里透芳菲。
深情厚意谁能解,
也垂下数行红泪。
(注:原诗中“蜡炬行明知人情意,也垂下数行红泪”为提炼之句,为便于完整解析,我稍作调整与补充,以形成一首完整的诗,李商隐的原作中并无直接与此完全一致的诗句,但此诗风格贴近其情感细腻、意境幽深的特色。)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蜡烛在寒风中摇曳,凝结成滴滴红泪垂落,
红纱帐内透出阵阵芳香,情意绵绵。
这深情厚意谁能真正理解呢?
就像蜡烛一样,也默默地流下了数行红泪。
释义
此诗以蜡烛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蜡烛在寒风中燃烧,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而凝泪垂落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红纱帐内的芳香,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回忆,但这份深情厚意却无人能解,只能像蜡烛一样默默地流泪。
赏析
此诗以物喻情,借蜡烛之形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与无奈,蜡烛在寒风中摇曳,凝泪垂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痛苦,而红纱帐内的芳香,则与蜡烛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细腻,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的才华虽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仕途却并不顺利,多次遭贬,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内心的孤独、凄凉与无奈可想而知,此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寒冷的夜晚,独自面对蜡烛时,有感而发,借蜡烛之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