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宋 ·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怕梨花不禁三月雨,是谁教燕衔春去?
(注:“怕梨花不禁三月雨,是谁教燕衔春去?”这两句并非原诗中的直接连续句子,而是根据诗意和常见对宋祁《木兰花》的引申或改编而来,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这两句连续的表述,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解析中,作为对原诗意境的扩展理解。)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他与其兄宋庠均有文名,时称“二宋”,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官至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其诗词文赋皆佳,尤以词著称,风格清新婉丽。
译文
(改编后意境)东城的风光渐渐变得美好,水面泛起层层波纹迎接客人的船桨,绿杨依依,晨雾朦胧,晓寒犹轻,红杏枝头春意盎然,热闹非凡,人生苦短,总是遗憾欢乐太少,怎能吝惜千金而轻视那片刻的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劝斜阳多停留一会儿,在花丛间留下夕阳的余晖,又担心那娇嫩的梨花承受不住三月的春雨,是谁让燕子衔走了春天?
释义
诗词描绘了东城春天的美好景色,以及作者对人生短暂、欢乐难得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春天逝去的无奈。
赏析
宋祁的《木兰花》以其清新婉丽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同时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词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句,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怕梨花不禁三月雨,是谁教燕衔春去?”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惋惜,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宋祁的这首《木兰花》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诗词创作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宋祁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其诗词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这首《木兰花》以其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