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思  钩闲垂绣箔,门掩静香阶。的释义

诗词原文

闺思

 闺思  钩闲垂绣箔,门掩静香阶。的释义

唐·李贺

钩闲垂绣箔,门掩静香阶。

倚柱凝望久,含情待月来。

作者简介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出幽奇冷峭的意境,语言瑰丽,风格独特,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一生仕途不顺,年仅27岁便因病去世。

译文

窗帘悠闲地垂挂着绣花的薄纱,门户紧闭,香气静谧地弥漫在台阶上。

她倚靠在柱子上久久地凝望远方,满怀深情地等待着月亮的升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在静谧的夜晚,独自等待月亮升起的情景,首句“钩闲垂绣箔”通过窗帘的悠闲垂挂,暗示了室内的宁静与女子的闲适;次句“门掩静香阶”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香气四溢的台阶上,门户紧闭,更显得女子的孤独与期待,后两句“倚柱凝望久,含情待月来”则直接描绘了女子的动作与情感,她倚柱凝望,满怀深情地等待着月亮的升起,寄托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钩闲垂绣箔”、“门掩静香阶”等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为后文女子的等待与期盼做了铺垫,而“倚柱凝望久,含情待月来”则直接点明了女子的情感与期待,她不仅是在等待月亮的升起,更是在等待远方亲人的消息或归来,这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贺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李贺一生仕途不顺,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重用,这使得他对生活充满了无奈与感慨,在这首诗中,他或许借闺中女子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与期盼,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李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情而孤独的闺中女子形象,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他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