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簪弊屦是一个成语,意指遗落丢失的簪子,破旧的鞋子,比喻旧物或微贱之物,也形容生活俭朴或贫穷,有时也用来比喻丈夫对原配的眷恋之情,不弃糟糠之妻。
1、遗簪弊屦的拼音:
yí zān bì jù
2、遗簪弊屦的释义:
遗簪弊屦指的是遗落的簪子和破旧的鞋子,常用来比喻旧物或微贱之物,也形容生活俭朴或贫困。
3、遗簪弊屦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俭啬》:“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王大以恭俭素,德之,然时以谓恭其必败,俄而恭败,论者以谓知人之明,恭,字孝伯,光禄大夫劭之子,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尝从高下还,被大风,吹衣败裂,乃徐言曰:‘恭作人无长物。’”其中虽未直接提及“遗簪弊屦”,但成语所表达的节俭之意与文中王恭的俭朴生活相呼应,后世逐渐形成了“遗簪弊屦”这一成语。
4、遗簪弊屦的例句:
他家中陈设简陋,遗簪弊屦随处可见,却从不以为意。
5、遗簪弊屦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俭朴、微贱。
6、遗簪弊屦的示例:
他虽身为贵族,却从不讲究排场,家中遗簪弊屦,尽显其俭朴之风。
7、遗簪弊屦的近义词:
破簪烂履、弊帚自珍(虽然后者更多指珍视自己的旧物,但也可引申为对微贱之物的珍视)
8、遗簪弊屦的反义词:
锦衣玉食、华冠丽服(这些成语形容的是奢华的生活和穿戴)
虽然“遗簪弊屦”的具体出处可能并非直接出自某一特定文献的原文,但其所蕴含的意义和用法在后世文献和成语使用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