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形藏志成语的释义指的是舍弃肉体而藏匿自己的志向,比喻不为身外之物所诱惑,抛弃世俗的形骸而保留内心的志向和抱负,强调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崇高情操。
1、遗形藏志的拼音:
yí xíng cáng zhì
2、遗形藏志的释义:
遗形藏志意指忘却形体,隐藏抱负,不以外在形象或物质追求为意,而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追求,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哲学思想。
3、遗形藏志的出处:
此成语出自南朝·梁·陶弘景的《授陆敬游十赉文》:“尔无忘赤松之愿,当寻金液之方,蹑景腾霄,遗形藏志。”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学家,他的著作中常含有深刻的哲学和道教思想。
4、遗形藏志的例句:
他追求的是遗形藏志的境界,不为名利所动,只愿在山水间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5、遗形藏志的成语用法:
作为谓语、定语使用,常用于形容那些超脱世俗、注重精神修养的人或行为。“他过着遗形藏志的生活,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和。”
6、遗形藏志的示例:
古代许多隐士都追求遗形藏志的生活方式,他们放弃世俗的功名利禄,隐居山林,通过修炼身心来达到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
7、遗形藏志的近义词:
超然物外、遗世独立、遁世无闷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意思。
8、遗形藏志的反义词:
追名逐利、利欲熏心、贪得无厌等,这些词语则强调了对外在物质和名利的追求,与遗形藏志所表达的内在精神追求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