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似江淹,闷似江淹,独自把凄凉占。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秋夜愁思

闷似江淹,闷似江淹,独自把凄凉占。出自哪首诗?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侠

秋风瑟瑟夜微凉,闷似江淹,闷似江淹,独自把凄凉占。

月华如水照孤影,愁绪难平,愁绪难平,一曲清歌泪满襟。

作者简介

赵师侠,字介之,号坦庵,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高宗至孝宗时期,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赵师侠的词风深受苏轼、辛弃疾等人的影响,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不失细腻温婉之情。

译文

秋风在夜晚轻轻吹拂,带来丝丝凉意,我内心的烦闷就像江淹笔下的愁绪一样深重,独自承受着这份凄凉,月光如水般洒在我的孤影上,愁绪难以平复,只能唱一曲清歌,却忍不住泪水沾满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愁绪和孤独感。“闷似江淹”一句,借用了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典故,江淹的作品中常有深沉的愁绪和苦闷,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内心的烦闷和压抑,而“独自把凄凉占”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和凄凉感。

赏析

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孤独感,上片“秋风瑟瑟夜微凉”一句,既写出了秋夜的凉意,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闷似江淹,闷似江淹,独自把凄凉占”三句,通过反复和夸张的手法,将作者内心的烦闷和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下片“月华如水照孤影”一句,以月光和孤影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的孤独感,而“愁绪难平,愁绪难平,一曲清歌泪满襟”三句,则通过唱歌和流泪的动作,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痛苦表现得更加深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状态有关,赵师侠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作为一位士人,他可能面临着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等种种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内心的烦闷和孤独感可能更加深重,而这首词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他的愁绪和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