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魄魄,落落魄魄,且恁地随缘过。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鹧鸪天·西都作

落落魄魄,落落魄魄,且恁地随缘过。的意思及出处

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恁地、随缘过。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您提到的“落落魄魄,落落魄魄,且恁地随缘过”并非完全准确的原文,但“且恁地、随缘过”确实出自此词的第二阙之前意境相近的表述中,为便于解析,此处以完整阙进行展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朱敦儒(1081年-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代词人。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出仕,靖康之变后,南渡避难,曾一度依附权臣,后深感悔恨,晚年隐居,生活清贫,其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婉约柔情之篇,反映了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译文

(第二阙)

落魄江湖,我携酒而行,身边是楚腰纤细、掌上轻盈的美人,十年扬州梦醒,只落得青楼薄幸之名。

(注:此译文为第二阙大致意思,因“落落魄魄”非原文直接表述,故结合整体意境进行翻译。)

释义

“落落魄魄”形容人境遇困顿、失意落魄的样子;“且恁地、随缘过”则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不强求的生活态度,整首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不拘小节、超脱世俗的个性。

赏析

这首词以“落魄江湖”开篇,直接点明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但“载酒行”三字又透露出一种洒脱不羁的气息。“楚腰纤细掌中轻”一句,用典巧妙,既描绘了作者身边的美人,又暗含了对往昔繁华生活的回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却将这一切繁华化为泡影,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悔恨。“且恁地、随缘过”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后,选择随遇而安、不强求的生活态度,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接受和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朱敦儒南渡避难之后,此时的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变,生活困顿,心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曾在权臣门下谋求生计,但内心却深感悔恨和不满,这首词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和表达,通过描绘自己落魄江湖、随遇而安的生活,他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