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白雪关山暮,黄云海树秋。
孤城吹角远,一彖诗愁。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尤其擅长描绘秋日景象,给人以深沉而宁静的美感,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具体成就与影响仍需进一步挖掘。
译文:
关山之上,白雪皑皑,暮色苍茫;黄云翻滚,海树(喻指远方的树木)在秋色中更显萧瑟,孤独的城池里,号角声在远方回荡;而我,只能以一首诗来寄托心中的愁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关山白雪、黄云海树的秋日景象,营造出一种苍茫、萧瑟的氛围,孤城吹角,更添几分孤寂与悲凉,而“一彖诗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以诗为媒,抒发对远方、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
赏析:
李中的这首《秋思》以秋日景象为背景,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时局的感慨,首句“白雪关山暮”以白雪覆盖的关山与暮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次句“黄云海树秋”则以黄云、海树与秋色相映衬,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萧瑟、孤寂的氛围,后两句“孤城吹角远,一彖诗愁”则通过孤城、号角与诗人的愁绪相结合,将个人的情感与对时局的忧虑融为一体,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复杂。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秋思》的创作背景,由于李中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难以确切知晓,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秋日时节,面对关山白雪、黄云海树的景象,触景生情,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与个人的遭遇,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愁绪与感慨,这种愁绪与感慨,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被巧妙地融入到诗中,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