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一半儿·题情
元·王和卿
风吹云鬓影儿摇,花压绣鞋儿小,折腰肢凭仗东风俏,柳外莺声儿听了,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冷,被儿底梦难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和卿
朝代:元代
作者简介
王和卿,元代散曲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大都(今北京市)人,与关汉卿、白朴同时,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的挚友,钟嗣成《录鬼簿》列其为“前辈名公”,并说“王和卿学士,才情俊逸,名播四方,殁后葬于马嵬坡下”,所作散曲甚丰,今存小令21首,套数1套,多写男女相思离别及闺情怨别,风格谐谑,语言俚俗,善用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
译文
风吹动着她鬓边的秀发,影子随风摇曳,绣鞋被花丛遮掩显得小巧,她扭动着腰肢,借着东风展现自己的俏丽,柳林外的黄莺声声啼叫,听起来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凄冷,害得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释义
这首散曲通过描绘女子的外在动作和内心感受,表现了其对爱情的渴望与忧虑,风吹云鬓、花压绣鞋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柔情;而“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冷”的莺声,则隐喻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得她难以入眠,梦中也难寻安宁。
赏析
这首散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自然景物的烘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氛围,作者巧妙地运用“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冷”的莺声作为象征,既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又揭示了其内心的焦虑与不安,通过“被儿底梦难成”的结尾,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因情感纠葛而难以入眠的痛苦。
创作背景
这首散曲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和卿的个人经历或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元代是一个民族融合、文化多元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情感生活往往充满了矛盾与挣扎,王和卿通过这首散曲,可能是在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或者是对个人情感经历的抒发,他也通过这首作品,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散曲家的才华与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