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宝殿夜凉
唐·李商隐
月明中晚风宝殿凉,玉池深藕花千丈。
夜色清幽人迹稀,仙乐飘飘绕画梁。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月光皎洁,夜色已深,晚风吹拂着宝殿,带来阵阵凉意,玉石砌成的池塘深邃幽远,其中的藕花仿佛有千丈之高,亭亭玉立,美不胜收,夜色清幽,人迹罕至,只有那仙乐在空中飘荡,袅袅不绝,环绕着画梁久久不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首句“月明中晚风宝殿凉”点明了时间(月明中,即夜晚)和地点(宝殿),同时用“晚风”和“凉”字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次句“玉池深藕花千丈”则进一步描绘了宝殿周围的景色,玉池深邃,藕花高耸,给人以美的享受,后两句则通过“夜色清幽人迹稀”和“仙乐飘飘绕画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描绘宝殿夜景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月明中晚风宝殿凉”中的“凉”字不仅指气温的凉爽,更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次句“玉池深藕花千丈”则以藕花的高耸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坚韧和执着,后两句则通过“夜色清幽人迹稀”和“仙乐飘飘绕画梁”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面对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困境时,内心感到孤寂和凄凉,于是通过描绘宝殿夜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中的“宝殿”、“玉池”等意象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或精神寄托,而“晚风”、“凉意”等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整首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使得情感表达得更为深沉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