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荣归故里
唐·李暮云
知远加官进职时,九州安抚展雄姿。
旌旗猎猎迎风展,铁骑铮铮踏雪驰。
边塞烽烟今已息,朝廷恩泽正相宜。
衣锦还乡荣耀日,乡亲父老笑开眉。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以其边塞诗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战争与和平、仕途与归乡的主题,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受后世读者喜爱,尽管在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响亮,但其作品仍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当我得知远方的人(指自己或某位友人)加官进爵之时,他正以雄壮的姿态安抚着九州大地,旌旗在风中高高飘扬,铁骑在雪地中铿锵前行,如今边塞的战火已经平息,朝廷的恩泽也恰到好处地降临,当他穿着华丽的衣裳回到故乡时,乡亲们和父老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释义
知远加官进职:指某人因功绩显著而被提拔升官。
九州安抚:九州代指全国,安抚意味着平息战乱,稳定局势。
衣锦还乡: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形容人功成名就后荣归故里。
赏析
这首诗以“知远加官进职”为引子,展开了一幅边疆安定、国家昌盛的画卷,诗人通过“旌旗猎猎”、“铁骑铮铮”等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国家的强大,随后,笔锋一转,写到“边塞烽烟今已息”,表达了战争结束、和平降临的喜悦。“衣锦还乡荣耀日”一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主人公功成名就后荣归故里的荣耀与喜悦,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中晚期,当时国家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但在一些时期也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诗人李暮云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目睹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国家的逐渐强盛,心中充满了对和平的珍惜与对家乡的思念,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国家安定的喜悦和对荣归故里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仕途与归乡、功名与亲情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