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浸闲亭,雨过新凉,梧叶雕金井。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秋夜感怀

秋月浸闲亭,雨过新凉,梧叶雕金井。全诗是什么?

唐·杜牧

秋月浸闲亭,雨过新凉生。

梧叶雕金井,虫声绕画楹。

寒烟笼远树,清露湿秋萤。

独坐思往事,心随云外轻。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明快隽永著称,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怀,反映社会现实,杜牧的文学创作深受后世推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秋月的光辉浸透了悠闲的亭子,雨过天晴后带来了清新的凉意,梧桐树的叶子在金色的井栏边凋零,虫鸣声在彩绘的柱子间缭绕,寒冷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树木,清凉的露水打湿了秋夜的萤火虫,我独自坐在这里回忆往事,心情随着云外的风变得轻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雨后的宁静与清凉,通过秋月、梧叶、虫声、寒烟、清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秋夜氛围,诗人独坐闲亭,思绪万千,心情随着秋夜的景致而变得轻松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致,通过秋月、雨后的新凉、凋零的梧叶、缭绕的虫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秋夜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将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在诗中,杜牧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秋夜的景致描绘得栩栩如生,他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使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内心充满了孤独和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独自坐在秋夜的闲亭中,感受着雨后的新凉和秋夜的宁静,心中不禁涌起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