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中隐
唐·白居易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问此中味,来往一千年。
朝晡闲供酒,昼夜懒求仙。
运拙无他计,琴书在眼前。
时逢一鸠唤,闲卧似僧眠。
睡足摩挲眼,心清气自闲。
酒熟思幽客,饭香忆旧贤。
若非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如果不是这浊酒有些滋味,怎么能够消磨这漫长无聊的时光呢?
释义
“浊醪”指的是较为浑浊的酒,这里代指酒。“有味”则表达了酒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消磨这日月东西”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聊,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以酒为伴,度过无聊时光的情感。
赏析
这句诗是白居易《中隐》中的一句,全诗通过对比大隐、小隐和中隐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选择,而“若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一句,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借酒消愁,以酒为伴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酒的滋味,来消解生活的无聊和时间的漫长,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超脱。
这句诗的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既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喜爱,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这句诗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启示人们要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和满足。
创作背景
白居易的《中隐》创作于他在朝中为官时期,当时,他深感朝中事务繁琐,生活无聊,但又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于是选择了“中隐”的生活方式,即留在朝中为官,但不过于忙碌,也不过于清闲,以酒为伴,以诗为友,度过无聊时光,这句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酒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的真实写照。
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超脱态度,也可以体会到他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乐趣和满足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