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新移槛竹,手种庭花,未容烂熳飞觞”,这些句子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移竹》,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移竹
宋·王安石
新移槛竹别开扉,手种庭花烂熳时。
未容烂熳飞觞处,且得萧疏映短篱。
风叶初鸣秋意动,露梢微滴晓光迟。
此君已得幽深趣,更待他年学画枝。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散文和诗歌为主,风格峻切豪放,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新移来的竹子被安置在栏杆旁,另开了一扇窗扉;亲手种下的庭院中的花儿正烂漫开放,还未等到花儿烂漫到可以举杯畅饮的时候,竹子已经以它稀疏的姿态映照在短篱笆上了,风吹动竹叶,初秋的气息开始弥漫;露珠从竹梢滴落,晨光也变得迟缓,竹子已经带给我幽深静谧的趣味,更期待将来能学会画它的枝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手移栽竹子、种植花卉的庭院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期待,通过竹子和花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庭院中的自然景象,通过“新移槛竹”和“手种庭花”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精心布置和热爱,诗人通过“未容烂熳飞觞”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风姿和秋意,以及诗人对竹子所带来的幽深趣味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安石变法失败、退居金陵之后,在变法失败、政治失意的情况下,王安石更加关注自然之美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他通过亲手移栽竹子、种植花卉等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后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