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楚霓裳,琼阙瑶台,经年暗锁清逸。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凄楚霓裳,琼阙瑶台,经年暗锁清逸。的意思及出处

凄楚霓裳夜未央,琼阙瑶台梦已荒。

经年暗锁清逸影,独对明月诉衷肠。

作者与朝代

此诗名为《月夜幽思》,作者为宋代文人李暮云,李暮云,字梦泽,生卒年不详,南宋末年著名诗人,以抒发个人情感与描绘自然景致见长,其作品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作者简介

李暮云生活在南宋末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面临着外族的侵略和内部的纷争,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李暮云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情与哲思。

译文

凄凉的霓裳舞衣在深夜中未完,那曾经辉煌的琼楼玉宇如今已成梦境中的荒凉之地,多年来,那份清雅飘逸的影子被深深地锁在心底,我只能独自对着明月倾诉内心的衷肠。

释义

“凄楚霓裳”描绘了夜晚中舞衣的凄凉,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琼阙瑶台”则是对往昔繁华景象的描绘,如今已成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惋惜;“经年暗锁清逸”意味着那份清雅飘逸的气质被长时间地隐藏在心底,无法释怀;“独对明月诉衷肠”则展现了诗人孤独无助,只能向明月倾诉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凄凉的霓裳舞衣和荒凉的琼楼玉宇,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诗中“凄楚霓裳”与“琼阙瑶台”的对比,突出了美好与荒凉的强烈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而“经年暗锁清逸”与“独对明月诉衷肠”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奸臣当道,李暮云作为一位敏感的文人,对时局的动荡和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也怀念着往昔的繁华与美好,那些曾经属于他的快乐时光如今已成梦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描绘月夜中的凄凉景象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情感,李暮云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哀愁与忧虑,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他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