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唐·王维
蕊宫相答处,空岩虚谷应。
猿语香林里,声声入静听。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在那花蕊深处的宫殿相互应答的地方,空旷的岩石和幽深的山谷都回荡着声音。
猿猴在香气四溢的林间啼叫,那声声啼鸣传入静谧的耳中,令人心旷神怡。
释义
蕊宫相答处:花蕊深处的宫殿(比喻幽静美好的地方)相互应答,形容自然之音的和谐。
空岩虚谷应:空旷的岩石和幽深的山谷都回应着这些声音,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深邃。
猿语香林:猿猴在香气四溢的林间啼叫,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活力。
声声入静听:每一声猿啼都清晰地传入静谧的耳中,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蕊宫相答”、“空岩虚谷应”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之音的和谐与美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世界。“猿语香林”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活力,还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信佛,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这首诗可能是王维在山居期间,面对自然美景,心生感慨,写下的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