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齐胜境,东藩和气,自有名园佳丽。的释义

诗词原文

名园佳丽

中齐胜境,东藩和气,自有名园佳丽。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中齐胜境似蓬莱,东藩和气满楼台。

自有名园佳丽在,何须远访碧桃开。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出身贵族,是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译文

中齐之地如同仙境一般美丽,东藩之处洋溢着和谐温馨的气息,楼台高耸,这里自然有名园美景,佳人倩影,何必远行去寻找那盛开的碧桃呢?

释义

中齐胜境:指中齐之地(可能指某一具体地名或泛指中原某地)的美景,如同仙境。

东藩和气:东藩,可能指东方某地或某个藩属国,这里用以形容其和谐温馨的氛围。

自有名园佳丽:指此地自有美丽的园林和佳人。

何须远访碧桃开:碧桃,一种桃树,花色艳丽,此处借指美景,意为无需远行寻找美景,此地已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中齐之地的美景和和谐氛围,以及名园中的佳人倩影,诗人通过对比“远访碧桃”与“自有名园佳丽”,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珍视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诗中“胜境似蓬莱”、“和气满楼台”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意。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作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这首《名园佳丽》可能是在他游历某地时,被当地的美景和和谐氛围所触动,有感而发之作,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