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胡卢成语的释义指的是捂着嘴笑,形容暗笑或窃笑的样子。“掩口”表示捂着嘴,“胡卢”则是笑声的拟声词,整体上传达了一种含蓄而克制的笑意,常用于形容人在听到或看到有趣、滑稽的事情时忍不住发笑的情景。
1、掩口胡卢的拼音:
yǎn kǒu hú lú
2、掩口胡卢的释义:
掩口胡卢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形容人们听到或看到有趣的事情时,忍不住笑出声来,但又用手掩住嘴巴,尽量克制自己的笑声,以免显得失礼或过于张扬,胡卢,即笑声的拟声词,形容笑声低沉而带有抑制。
3、掩口胡卢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窑主善饮,羊往观之,既而谓曰:‘君何以不饮?’答曰:‘畏其有酒病。’羊曰:‘酒有何病,但患人之不饮,其为病也。’顾使左右:‘满酌,自饮三杯。’至性弘雅,有古人之风,故得后来钦玩如此,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士戴安道曰:‘羊公故自有不得已,况复为人乎!’人问其故,答曰:‘岭上多美松,胡为舍之?’此语一出,时人掩口胡卢而笑。”
4、掩口胡卢的例句:
听到这个幽默的笑话,大家都忍不住掩口胡卢,尽量不让笑声太过响亮。
5、掩口胡卢的成语用法:
掩口胡卢通常用作谓语、状语,用于描述人在听到或看到有趣事物时的反应,带有一定的幽默和克制意味。
6、掩口胡卢的示例:
在聚会上,小明讲了一个笑话,大家都被逗乐了,纷纷掩口胡卢,气氛十分融洽。
7、掩口胡卢的近义词:
掩口而笑、忍俊不禁等,这些词语都描述了人在克制笑声时的情景。
8、掩口胡卢的反义词:
捧腹大笑、放声大笑等,这些词语则描述了人们毫不克制地大笑的情景,与掩口胡卢的克制和含蓄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掩口胡卢”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依然承载着古代文化的韵味和幽默感,是了解古代人们生活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