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安清源
林泉深处隐幽居,
填群心声色无。
松风竹韵为琴瑟,
恬然如谈笑耳舒。
作者简介
安清源,清代文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文见长,尤善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流露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操,虽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但从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译文
在林木葱郁、泉水潺潺的深处,我隐居于此,
外界那些纷扰人心的声色之娱,在这里都无从寻觅。
松涛阵阵如同自然的琴瑟之音,竹影摇曳似在低声吟唱,
我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就如同在谈笑间轻松自如。
释义
林泉深处隐幽居:描述诗人居住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环境清幽。
填群心声色无:意指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和诱惑,人心不被声色所扰。
松风竹韵为琴瑟:用松涛和竹声比喻自然界的和谐之音,如同音乐般悦耳。
恬然如谈笑耳舒:形容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如同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高尚情怀,首句“林泉深处隐幽居”直接点明了隐居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次句“填群心声色无”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环境的纯净与宁静,没有外界的干扰,人心得以回归本真,后两句“松风竹韵为琴瑟,恬然如谈笑耳舒”则以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界的和谐之音与诗人内心的平静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安清源可能是在经历了仕途的坎坷或人生的波折后,选择归隐山林,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山林中的宁静与和谐,成为了他心灵的避风港,也是他创作这首诗的灵感来源,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