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的解释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甘草子·秋暮》,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的解释

诗词原文

甘草子·秋暮

宋·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秋天傍晚时分,衰败的荷叶上乱雨纷纷,每一颗雨点都像珍珠般晶莹,雨停后,月亮升起,清冷的月光洒满了鸳鸯浦。

我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愁苦没有伴侣,怎么能忍受这孤单寂寞的情绪!只好回到房中,与笼中的鹦鹉为伴,向它诉说对郎君的思念之情。

(注: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这些词句,但根据柳永的词风和意境,可以推测这些词句可能表达了类似的情感,即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以下赏析部分将结合这些意境进行阐述。)

释义

这首词以秋暮为背景,通过描绘衰败的荷叶、冷清的月光以及孤独的情绪,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自别霓裳”可能暗指与爱人分别后的凄凉,“红销翠冷”则形容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霜枕正慵起”则进一步表现了词人因思念而慵懒无力的状态。

赏析

柳永的这首《甘草子·秋暮》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词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衰败的荷叶、冷清的月光等,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与词人内心的孤独情感相呼应,词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如“鸳鸯浦”象征着爱情的甜蜜与美好,“单栖情绪”则暗示了词人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记载并不详尽,但我们可以从柳永的生平和词风来推测,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才得以入仕,他的词作多描写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情感真挚而细腻,这首《甘草子·秋暮》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情感失落时所作,通过描绘秋暮的凄清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这也反映了柳永作为一位婉约派词人的独特风格和情感世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