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友弟恭"成语的摘要:该成语形容兄弟之间关系和睦,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和谐、兄弟姐妹间相互尊重与关爱的价值观,是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体现。
1、兄友弟恭的拼音:
xiōng yǒu dì gōng
2、兄友弟恭的释义:
这个成语描述的是兄弟之间相处的理想状态,即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它体现了家庭成员间和睦相处、互相尊重的美德。
3、兄友弟恭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五帝本纪》中描述舜帝家庭和睦的情景:“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试以职,事皆治,皆以功,然后施报之,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于群后,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十有二州,封山浚川,别物异官,因事命官,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兄友弟恭”作为家庭伦理的一部分被明确提出。
4、兄友弟恭的例句:
在这个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兄友弟恭,家庭氛围十分和谐。
5、兄友弟恭的成语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家庭内部兄弟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可以用来倡导或赞扬这种美德,在句子中常作为谓语、定语或宾语使用。
6、兄友弟恭的示例:
在古代许多文学作品中,如《世说新语》等,都有关于兄友弟恭的生动故事,这些故事往往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展现这一美德的重要性。
7、兄友弟恭的近义词:
手足情深、埙篪相和(埙和篪都是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和谐,比喻兄弟和睦)、昆弟之好等。
8、兄友弟恭的反义词:
兄弟阋墙(兄弟之间在家内争吵,后来比喻内部斗争)、同室操戈(指兄弟争吵或内部斗争)、煮豆燃萁(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