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纵有也成虚,到昨日、看花去处,如今尽是相思树。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他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基因,工于言情,其词作情感真挚,婉约动人,多描写爱情生活,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艺术上颇有特色,善于捕捉瞬间情感,语言清新绮丽,情感细腻深邃。
译文
在酒宴前偶遇那位如美玉般的女子(玉箫为代称),在银灯下她唱了一曲,真是娇艳无比,歌声中我沉醉其中,谁又能责怪这种沉醉呢?唱完归来,酒意仍未完全消散。
春天静悄悄,夜晚漫长无边,碧蓝的天空与遥远的楚宫相映,即使梦中能见到她,那也只是虚幻,回想起昨日赏花之地,如今却已满是寄托相思的树木。
释义
这首词通过回忆与一位美丽女子的邂逅及后来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上片描绘了相遇时的美好场景和沉醉其中的心境;下片则转向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当前孤独相思的悲凉。
赏析
此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比昔日的美好与今日的孤寂,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相思之苦,上片“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相遇时的惊艳与美好;“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沉醉与不舍,下片“春悄悄,夜迢迢”两句,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孤寂与漫长;“梦魂纵有也成虚,到昨日、看花去处,如今尽是相思树”则直接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深沉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晏几道在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内心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其作为婉约派词人的独特魅力,这首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爱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