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朝欢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旧有衮衣凝昼,公归未晚逢华节,千岁盛明时节,欢声和气,春融日永,恩霈雨沾泽。
画戟朱楼映金碧,瑞烟笼翠微宫阙,东风满袖归来晚,谁见倚阑干、披襟发,王孙兴在,留连樽酒,吟绕青林月。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柳永原集中并无此篇,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以柳永风格及背景虚构而成。)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昔日那穿着华丽衮衣(帝王礼服)的日子仿佛还在白昼中凝滞,您归来得并不晚,正好赶上了这盛大的节日,这是千年难遇的盛世明时,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和煦的春风与漫长的日光交融,恩泽如细雨般滋润着万物。
画戟与朱楼交相辉映,金碧辉煌,祥瑞的烟雾笼罩着翠绿的宫阙,显得分外神秘而庄严,我披着满袖的东风归来,天色已晚,又有谁能看见我独自倚靠在栏杆旁,敞开衣襟,抒发着内心的豪情呢?王孙贵族的兴致正浓,他们在宴席上流连忘返,举杯畅饮,吟诗作对,直到月上青林,夜色深沉。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一幅盛世节日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个人归来的庆幸与感慨,上片主要写节日的盛况,下片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比与反衬,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赏析
此词以“旧有衮衣”开篇,既点明了词人的身份背景,又暗示了其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接着通过“公归未晚逢华节”一句,将个人归来的喜悦与节日的盛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节日氛围,下片则通过描绘宫阙的壮丽、春风的和煦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进一步深化了词作的主题,整首词语言华丽而不失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展现了柳永作为婉约派词人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词为柳永晚年所作,当时国家正值盛世,社会安定繁荣,柳永在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起伏后,终于得以归隐田园,享受宁静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词,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反思,虽然此词为虚构之作,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柳永晚年时期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