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绮窗怨
宋·周密
候馆灯昏雨送凉,小屏闲展吴山翠。
远客归心,暮帆千里。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徘徊岁晚烟水。
幽怀终有恨,恨绮窗清影,虚照娉婷。
想半日、幽欢一梦,回首尽成思。
不记年时旧歌舞,空记别时杨柳、青如睡。
送行人去,犹倚东风泪满衣。
作者及朝代
作者:周密(1232年-1298年或1301年),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川啸翁、弁阳老人、四水潜夫等,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词人,祖籍济南,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周密博学多才,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精通,且著作甚丰,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传世。
作者简介
周密生于南宋末年,历经战乱,对故国之思尤为深切,他的文学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时代变迁,风格清新雅致,情感细腻深沉,作为史学家,他的《武林旧事》等著作对研究南宋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译文
在驿站中,灯光昏暗,细雨带来凉意,我闲闲地展开小屏风,上面绘着吴山的青翠,远方的旅人归心似箭,望着千里之外的暮帆,面对这里的风景,我怎能无情?在岁末的烟波中徘徊。
内心深处总有遗憾,遗憾那绮丽的窗前清影,白白地映照着娉婷的身影,回想起那半日的欢愉,仿佛只是一场梦,回首间,全都化作了思念,不记得当年的歌舞,只记得离别时,杨柳青翠如沉睡,送走了行人,我依然倚着东风,泪水沾满了衣襟。
释义
本词通过描绘候馆、灯昏、雨凉、吴山翠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词中“幽怀终有恨”一句,直接点出词人的遗憾与怨恨,而“恨绮窗清影,虚照娉婷”则进一步具体化了这种怨恨,即美好的窗前清影无人欣赏,白白映照出娉婷的身影,暗示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遗憾。
赏析
本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相结合,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思念与遗憾,词中“候馆灯昏雨送凉”等句,以景寓情,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而“幽怀终有恨”等句,则直接表达了词人的内心情感,使全词情感更加饱满、深刻,词中还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如“不记年时旧歌舞,空记别时杨柳、青如睡”,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思念与遗憾之情。
创作背景
周密生活在南宋末年,历经战乱与流离失所,对故国之思尤为深切,本词可能创作于词人离别故乡或亲友之后,面对眼前的凄清景象,词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相结合,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思念与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