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褰薇帐云头散,奈愁味、不随香去。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半褰薇帐云头散,奈愁味、不随香去。上一句是什么?

浣溪沙·春恨

宋·晏几道

小杏春闲,深桃日暮,暂时花里逢君,柳边灯夜,花底关情,造成绵惹思痕。

半褰薇帐云头散,奈愁味、不随香去,东风临夜冷于秋,懒匀妆粉懒扃楼。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传世。

译文

初春时节,小杏花悠闲地绽放,深红的桃花在日暮时分更显娇艳,就在这花丛之中我偶然遇见了你,夜晚,柳林边的灯火映照,花丛下情意绵绵,这一切都勾起了我的无尽思绪。

半卷的薇帐如同云头般散开,但心中的愁绪却并未随着香气飘散而去,夜晚的东风比秋天还要寒冷,我懒得梳妆打扮,也懒得关闭楼阁的门窗。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日花景与夜晚的孤寂,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情感的深深怀念与无法释怀的愁绪,上片写春日花丛中的偶遇,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下片则通过薇帐的散开与愁绪的不散,以及夜晚的寒冷与慵懒,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孤独与愁苦。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而深沉,上片通过“小杏春闲,深桃日暮”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春日氛围,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下片则通过“半褰薇帐云头散”等细节描写,将词人的愁绪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东风临夜冷于秋”,将夜晚的寒冷与秋天的凉爽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词人的孤寂与愁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春日夜晚,独自面对花丛与薇帐,回忆起往昔的温馨与甜蜜,而此刻却只能独自承受孤独与愁苦时所作,词中的“奈愁味、不随香去”等句,更是透露出词人对逝去情感的深深怀念与无法释怀的愁绪。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