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人在东风里,遮不尽、几重帘幕。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青玉案·元夕

断肠人在东风里,遮不尽、几重帘幕。上一句是什么?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断肠人在东风里,遮不尽、几重帘幕。

(注:“断肠人在东风里,遮不尽、几重帘幕”并非原句,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了创意性改写,融入原词意境中。)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南归宋朝,曾任江西安抚使等职,但一生壮志难酬,多以抒发爱国热情、报国无门之悲愤为主旨创作诗词。

译文

(改写部分)

东风吹拂的夜晚,千树繁花仿佛被点亮,又好似繁星如雨般洒落,华丽的马车穿梭在香气四溢的路上,凤箫的音乐悠扬,月光下的玉壶转动,整夜都是鱼龙灯舞的热闹景象。

在人群中我寻觅着那位佳人,她头戴蛾儿雪柳装饰的黄金缕,笑语盈盈,留下一缕暗香渐行渐远,当我几乎要放弃时,猛然回头,却发现她正站在东风之中,被重重帘幕遮掩,那正是我心中断肠思念的人啊。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以及词人在这热闹中寻觅心上人的过程,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寻,以及在纷繁世事中难以触及心中所爱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断肠人在东风里,遮不尽、几重帘幕”一句,虽为改写,却巧妙地融入了原词的意境之中,增添了词作的深邃与哀婉,原词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已是千古名句,改写后的句子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寻觅与发现的戏剧性,断肠人”的意象,更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痛苦,整首词以元宵夜的热闹为背景,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创作于辛弃疾南归后的某个元宵节,当时他虽已投身南宋朝廷,但并未得到重用,多次上书言事均未被采纳,心中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无奈,在这样的心境下,他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在人群中寻觅心上人的过程,寄托了自己对理想、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也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孤独与哀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