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春偷倚不胜情,仿佛见、如花娇面。的意思及出处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窥春偷倚不胜情,仿佛见、如花娇面”,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窥春偷倚不胜情,仿佛见、如花娇面。的意思及出处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宋·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欲共伊偎凭,奈向里、多少枕儿痕泪。

宽尽衣带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窥春偷倚不胜情,仿佛见、如花娇面,念彼平生情分,泪沾臆,人杳杳,绿窗空对,春意阑珊,无语问东风,梦魂何处避。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译文

记得初次相遇在那洞房深处,就应该一直长相厮守,可叹的是,短暂的欢愉竟变成了长久的离别之痛,如果早知道会这样,我宁愿当初没有解开那雕鞍,与你一同在书房中相依相偎,但如今,只能独自面对那些枕头上留下的泪痕。

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为了你我甘愿变得憔悴,春日里,我偷偷倚窗窥望,心中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情感,仿佛又看到了你那如花般娇美的面容,想起我们平生的情分,我不禁泪湿衣襟,如今你已远去,只留下我独自面对那空荡荡的绿窗,春意也已渐渐消逝,我无言以对东风,只能在梦中寻觅你的身影,却不知该去哪里躲避这无尽的思念。

释义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与爱人初次相遇并共度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后无尽思念的痛苦,词中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赏析

这首词以“洞房记得初相遇”开篇,直接点明了词人与爱人相遇的地点和情境,为全词奠定了深情的基调,词人通过“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等句,表达了离别后的痛苦和无奈,下片则进一步通过“宽尽衣带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句,展现了词人为爱情付出的巨大代价和坚定信念。“窥春偷倚不胜情,仿佛见、如花娇面”等句,则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想象,将词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柳永词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根据柳永的生平和作品风格来看,这首词很可能是他在与爱人离别后,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洞房和春意阑珊的景象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痛苦,于是写下了这首深情的词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柳永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以及他在面对离别和痛苦时的坚韧和勇敢。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