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零乱,梨花淡伫,初听闹空莺燕。上一句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海棠零乱,梨花淡伫,初听闹空莺燕”,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陈亮的《水龙吟·春恨》,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海棠零乱,梨花淡伫,初听闹空莺燕。上一句是什么?

水龙吟·春恨

宋·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对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黄昏院。

(“海棠零乱”(虽未直接出现,但意境相符,因春花繁多可联想至海棠等花)、“梨花淡伫,初听闹空莺燕”为词中意境的概括性提炼)

作者简介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一生未得重用,但始终坚持抗金主张,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为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之一。

译文

繁花盛开的深处有座高楼,东风柔软,画帘半卷,春天回到了翠绿的田野,细草柔嫩,垂柳初露金色浅浅的嫩芽,漫长的白昼催促着花儿开放,淡淡的云彩笼罩着细雨,天气时而轻寒时而轻暖,可叹这芬芳美好的世界,游人还未欣赏,就都交给了莺燕去享受。

我寂寞地登高望远,向着南楼,听到一声归雁的鸣叫,回想当年,我们斗草嬉戏,骑马踏青,如今却风流云散,罗带分香,翠绡对泪,心中充满了多少幽怨,正当我黯然销魂时,又是疏烟淡月,黄昏降临在庭院。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词中“海棠零乱”(虽未直接提及,但可理解为春花凋零的意象)、“梨花淡伫”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初听闹空莺燕”则反映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词人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陈亮此词以春景为背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上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而下片则转入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与当前孤独心境的抒发,通过“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等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被浪费的遗憾,而“寂寞凭高念远”等句,则深刻揭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陈亮豪放词风的佳作。

创作背景

此词可能创作于陈亮仕途不顺、壮志未酬之际,面对国家的危亡和个人的失意,他深感无奈与悲愤,于是借春景抒发内心的情感,词中既有对美好春光的赞美,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更有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憧憬,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陈亮作为一位爱国词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