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梅
宋·晏几道
剪水双瞳点绛唇,
流云半面恼人春。
绛烛朱笼相随映,
驰绣毂、尘清香衬。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尽日不归人。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传世,晏几道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译文
她剪水般的双瞳点染着绛红的唇瓣,流云般的半面妆容更添春日里的娇嗔,绛红的蜡烛与朱红的灯笼交相辉映,她乘坐着华美的车驾,车轮扬起尘土,却难掩那清新的香气,花影摇曳,莺声细碎,而她,却如飘零的落花,终日不归。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哀愁,上片通过“剪水双瞳”、“点绛唇”、“流云半面”等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子的容貌之美;下片则通过“绛烛朱笼”、“驰绣毂”、“尘清香衬”等意象,展现了女子所处环境的华美与孤寂,以及她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美丽而哀愁的女子形象,上片通过对女子容貌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与娇嗔;下片则通过环境的渲染和情感的抒发,揭示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哀愁。“绛烛朱笼相随映,驰绣毂、尘清香衬”一句,既描绘了女子所处环境的华美,又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晏几道在仕途不顺、家境中落之际,对美好事物逝去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抒发,词中的女子形象,既是他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忆,也是他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体悟,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晏几道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以及他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