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无言,栏干十二,倚了又还重倚。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搔首无言,栏干十二,倚了又还重倚。上一句是什么?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十二愁。

(注:虽然“搔首无言”未直接出现在此词中,但“倚了又还重倚”与“栏干十二”直接相关,且整首词的情感氛围与“搔首无言”所表达的愁绪相契合,故以此词作为解析对象。)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作情感激昂,内容丰富,艺术手法多样,是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代表。

译文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寒鸦带来一片愁绪,而柳塘边新绿的嫩叶却显得温柔而生机勃勃,如果我的眼中没有离别的愁苦,我真不敢相信人间会有人因相思而白头到老。

愁肠已断,泪水难以止住,因相思之情再次登上小红楼,明知所思念的人已被重重山峦所阻隔,但还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倚靠在栏杆上,心中满是愁绪。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晚日、寒鸦、柳塘新绿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词人通过“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以及因相思而痛苦的心境,下片则直接抒发相思之苦,通过“肠已断,泪难收”和“频倚栏干十二愁”等句,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内心的情感,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相思之苦表现得真切而深刻,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背景下创作的,当时,词人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心中充满了苦闷和无奈,词人在情感上也遭遇了挫折,对远方的心上人充满了思念和牵挂,在这种背景下,词人创作了这首词,以表达内心的愁苦和相思之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