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壶中天
宋·辛弃疾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夜泊烟月。
想见故园,桃李应开遍,路远,梦魂飞乱,笑红尘、谁是羲皇,闲中自乐壶天趣,不羡繁华帝乡。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年岁渐长,情怀依旧,还向往着天涯海角的远方,然而空留惆怅,少年时的豪放不羁,莫要学得我这衰翁的模样,歌舞在尊前,繁华映镜里,却暗暗换来了青丝变白发,千古伤心事,秦淮河畔夜泊,烟月朦胧。
遥想故园,应是桃李花开满园,路途遥远,梦魂纷飞缭乱,笑看红尘俗世,谁是那逍遥自在的羲皇上人?闲适中自得壶中天地的乐趣,不羡慕那繁华的帝乡。
释义
此词表达了作者虽年岁已高,但壮志未酬,仍向往远方的情怀,也流露出对少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惆怅,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的心境,以及对故园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以“闲中自乐壶天趣,不羡繁华帝乡”作结,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人生态度。
赏析
此词上片以“老去情怀”开篇,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作者虽已年迈,但心中仍怀有壮志豪情,对天涯海角的向往体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现实却让他感到空惆怅,少年时的豪放不羁与现在的衰翁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下片则通过回忆故园、梦魂纷飞等意象,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最后以“闲中自乐壶天趣,不羡繁华帝乡”作结,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多次被贬谪,仕途坎坷,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壮志未酬的遗憾,作者通过此词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与自由的追求,在词中,作者以“壶中天”为喻,表达了自己在闲适中自得其乐的境界,以及对繁华帝乡的淡泊态度,这种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正是作者在晚年时期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