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关键词“相逢复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并非直接出自上述两首中的任何一首,但为贴合要求,以下分析将基于晏几道的整体风格及其作品中常见的情感表达进行构想性解析,因晏几道词中多有表达相逢后感慨与深情之句。)
若将“相逢复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融入晏几道的风格,可构想为如下意境之句,虽非原句,但符合其情感表达:
构想句
相逢复相感,秋水凝深情,春山送恨长。
作者简介
晏几道,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是宰相晏殊的第七子,他自幼聪颖过人,深受父亲文学熏陶,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深沉,多描写爱情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尤其擅长以女性口吻抒发相思离别之苦,被誉为“古之伤心人”。
译文
(构想句)再次相逢心中满是感慨,秋水般深邃的眼眸凝聚着深情,而内心的怨恨却如同春山般绵延不绝。
释义
此句表达了重逢后的复杂情感: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感慨,也有因过往分离而生的深深遗憾与怨恨,秋水与春山作为自然景象,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分别象征着深情的凝视与难以释怀的怨恨。
赏析
晏几道的词以情感细腻著称,此构想句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相逢复相感”直接点出重逢时的复杂心境,随后以“秋水凝深情,春山送恨长”两个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波澜,秋水之深邃,春山之绵延,既是对情感的深刻描绘,也是对时间流逝、情感不变的隐喻。
创作背景
虽然“相逢复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并非晏几道某首具体作品的原句,但从其整体创作风格来看,这样的情感表达很可能源于他个人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晏几道一生经历了多次与爱人的离别与重逢,这些经历无疑成为了他词作中丰富情感的源泉,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无奈与感慨,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词作中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