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老去把茅依地主,有瓦盆盛酒荷包饭。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看。
犊过溪西苜蓿香,鸡啼屋角桄榔暗。
世间何物最堪亲,白首山林一径深。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岁已老,我依傍着地主,搭建起简陋的茅屋居住,生活简单,有瓦盆盛着酒,还有用荷叶包裹的粗米饭,日子悠长,闲来无事才觉得一天仿佛一年那么长,世间大事,即便再大,在我醉眼朦胧中也不过尔尔,小牛犊悠闲地走过溪西,那边苜蓿草正散发着阵阵香气,屋角处,鸡鸣声声,桄榔树在夜色中显得昏暗,这世间还有什么比山林间的隐居生活更值得亲近呢?白发苍苍的我,在这深深的山林小径中找到了归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晚年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联直接点出主题,即老去后选择在山林中搭建茅屋居住,生活简朴却自足,颔联通过对比“日长似岁”的闲暇与“事大如天”的醉眼旁观,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颈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小牛、苜蓿、鸡鸣、桄榔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陆游晚年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如瓦盆盛酒、荷包饭、小牛过溪、鸡鸣屋角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无论是时间的漫长还是世事的纷扰,在诗人的醉眼旁观下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正是诗人晚年山居生活的精神写照。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早年曾积极投身抗金斗争,但晚年因主张北伐而屡遭排挤,最终退隐山林,这首诗正是他在晚年退隐期间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在陆游看来,山林间的隐居生活才是他心灵的归宿,也是他晚年生活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