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桃源
朝代:清代
作者:孔尚任
云开雾敛见桃源,
石径初通一径喧。
当户蛟龙森汉柏,
隔江鸡犬隐秦人。
仙家楼阁疑无地,
水国渔舟别有天。
欲访洞天三十六,
春风回首路漫漫。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年—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孔尚任一生经历了康熙一朝,是清初著名戏曲家,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南巡,特命孔尚任在御前讲经,并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后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孔尚任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此剧历经三易稿而写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桃花扇》的问世,使孔尚任名垂青史。
译文
云雾散去露出了桃源仙境,一条石径通向那里,路上开始有了人声喧闹,门前蛟龙盘绕,汉代的柏树森森,江对岸传来鸡鸣犬吠,秦时的人们隐居其中,仙家的楼阁仿佛没有立足之地,水上渔舟却另有一番天地,想要探访那三十六洞天,春风中回首,只见路途漫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桃源仙境,通过“当户蛟龙森汉柏,隔江鸡犬隐秦人”等句,展现了桃源中既有神秘古老的氛围,又有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赏析
这首诗以“桃源”为题,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通过描绘桃源的仙境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当户蛟龙森汉柏”一句,以蛟龙和汉柏为象征,突出了桃源的古老和神秘;“隔江鸡犬隐秦人”一句,则通过鸡犬声和秦人的隐居生活,展现了桃源的宁静和和谐,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孔尚任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清朝初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诗人对现实社会深感不满,于是借桃源仙境之景,抒发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绘桃源中的神秘景象和宁静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孔尚任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