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朝暖南冈一杖藜,忽投深壑得禅栖。
白云满谷无行径,绿水绕村多竹篱。
野老逢迎开竹户,樵夫相送过松溪。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幽人自得知。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描写山水田园、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刘沧的诗风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在文学史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译文
清晨,我手持一根藜杖,漫步在南冈温暖的阳光之下,忽然间,我投身于深邃的山谷之中,找到了禅修的栖息之所,山谷间白云缭绕,遮蔽了所有的小径,清澈的溪水环绕着村庄,村边布满了翠绿的竹篱,乡野的老人热情地为我打开竹门迎接,樵夫则送我穿过松林间的溪流,这里的真正意趣谁能理解呢?只有那些隐居山林的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投身自然,寻求心灵栖息之地的情景,通过“朝暖南冈”、“深壑得禅栖”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的追求,白云、绿水、竹篱、松溪等自然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超脱世俗的隐逸世界。
赏析
刘沧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令人向往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朝暖南冈”与“忽投深壑”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从世俗到隐逸的转变,也暗示了心灵上的解脱与升华,而“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幽人自得知”一句,则深刻揭示了隐逸生活的真谛,即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是那些真正懂得隐逸之道的人才能体会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沧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选择隐居山林,以逃避现实的苦难,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刘沧作为其中的一员,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心路历程,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体会的集中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