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此地见眉宇,十载相思成鬓霜。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相思

一尊此地见眉宇,十载相思成鬓霜。的意思及出处

唐·李商隐

一尊此地见眉宇,十载相思成鬓霜。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知夙昔梦魂长。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文学成就颇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在这重逢之地,我举杯遥想你的眉宇间风采,十年来的相思之苦,已让我的鬓发染上了白霜,今日虽然与你相遇,你却已不认识我,又怎能知道,我多少个夜晚在梦中与你相见,思念绵长。

释义

“一尊此地见眉宇”:诗人在此地举杯,心中浮现出对方的眉宇间风采,表达了对旧日友人的深深怀念。

“十载相思成鬓霜”:十年的相思之苦,让诗人的鬓发都染上了白霜,形象地描绘了相思之深、时间之长。

“今日逢君君不识”:今日虽然与旧友重逢,但对方却已不认识自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岂知夙昔梦魂长”:又怎能知道,我多少个夜晚在梦中与你相见,思念之情绵长不绝。

赏析

这首诗以“相思”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旧日友人的深深怀念和相思之苦,首句“一尊此地见眉宇”,通过举杯遥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深情的场景,次句“十载相思成鬓霜”,以时间的流逝和鬓发的变白,形象地描绘了相思之深、时间之长,后两句“今日逢君君不识,岂知夙昔梦魂长”,则通过重逢不识的无奈和梦中相见的绵长,进一步加深了相思之苦的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相思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生平经历有关,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与许多友人因各种原因而失散,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时刻,与旧日友人重逢却不相识的情境下,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表达相思之苦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人们因战乱、流离而失散重逢的复杂情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